红人馆第85期|
栏目介绍: “红人馆”万家热线美食休闲频道栏目寻找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中有故事的人,他们身上可能有着我们非常珍视的品质,他们可能一直坚持着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,他们是“大人物”,也是茫茫人海里的“小角色”。挖掘他们背后的事迹,讲述一段温暖的故事......
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说过:
“善良的行为能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”
9月份的合肥少了一份炎热
此时的双岗老街正在修路
坑洼不平的道路不免让居民出行有些不便
但市井味道依旧 开着各色食肆商铺
圈儿一眼便看到了这家传说中的爱心小吃店
从一个不起眼的流动小摊到街边门店
几乎老双岗人都听过这家爱心小店
变的是位置 不变的是初心
他把自己的善意通过美食传达出去
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
他就是本期【红人馆】的主人公——樊燕仓
开业多年,送出了无数碗免费的爱心小吃
力所能及关爱流浪人士、残疾人士
见义勇为 救助脑瘫儿童、醉酒女孩
战“疫”当前,他自掏腰包买了大量防疫用品
从舒城来到合肥
感恩是他的初动力
爱心小吃店的店名就是以老板的名字命名,初见樊叔叔,给圈儿的印象就是敦厚,热情爱笑的他忙前忙后的招呼着,亲切感扑面而来。
善良不易,问及是什么让他心生开了爱心小店的想法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?他朴实的回答道:“因为当初的我也受过别人的恩惠,我想要感恩社会。”
1987年,樊叔叔身上揣着为数不多的50多元钱,带着女儿从舒城流浪到了合肥,那时的他遇到一位好心人让他在自家店里帮忙,挣钱之余也在合肥有了一个落脚之处,之后便在双岗安定下来。
从受帮助者到帮助他人,身份转换,而不变的是爱心的传承和延续...
从流动摊到街边门店
免费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
进到樊叔叔的店里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墙锦旗和挂着的牌匾,牌匾是安徽书法院书画家所赠,而锦旗则来源于一个个暖心的故事。
樊叔叔告诉圈儿,原先他是在双岗老街二巷摆的流动摊点,那时就被人取名为“樊燕仓爱心大排档”,经常力所能及为流浪人士、残疾人士等提供免费帮助。
因为城市建设,2014年,便搬到这里开了门店,爱心还要继续做下去。开业至今,小吃店送出的爱心已经数不胜数,自发送来的锦旗仅是善举中一小部分。
樊叔叔回忆到,还是流动摊时,有一位亳州籍残疾人士每天都会在周边乞讨,晚上他都会免费为其提供一碗牛肉面。
了解到一家六口就有四位残疾的情况后,积极关注。锦旗便是他在得知樊叔叔开店后,于2015年亲自送过来的。
同在2015年,樊叔叔坚持一年多为社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士提供了半价吃的活动,后因居委会设置了便民服务点,便没有再继续。
2016年送来的两面锦旗还用心串联成一首诗。
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,樊叔叔每天早上都会为附近环卫工人免费提供一碗热乎乎的小吃,一年四季日日如此,将温暖送进了他们的胃里。
隔离病毒不隔离爱,2020年疫情来袭,樊叔叔大年初四便从老家来到了店内,参与社区消毒整整50天,自掏腰包购买了几十斤的84消毒液、口罩等,捐献给社区居民。
樊叔叔做过的好事远不止于此,每周末自愿停业两天参加志愿者活动、今年的抗洪慰问等等,从不缺他的身影。
他的身份不仅是一家小吃店的老板,他还是“合肥好人”获得者、“合肥市道德模范”提名奖项获得者,谈到这些荣誉称号,樊叔叔显得有些腼腆。
平凡美味都是家的味道
做食物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
樊叔叔和他爱人一起经营着这家小店,还雇了一个人,“这三个人缺一不可,缺谁都转不开”,樊叔叔笑着说道。
来到他家就餐的都是周边老顾客了,谈到食材,樊叔叔有两个坚定的要求,一是卫生,二不能对不起新老客户的信任。
在他看来,做公益外首先“要把自己良心的事情做好”。良心的食材,良心的价格,在现今时代实属难得可贵。
猪头汤
店内招牌猪头汤zui受欢迎,猪头肉都是每天早上定点去菜市场新鲜购买,清理十分干净,炖煮好几个小时,功夫一定要到位。
猪头汤讲究原汁原味,不加任何添加剂,肉被炖的很软烂,乳白的汤汁撒上葱花,鲜美醇厚,喝上一口极其惬意。
手工水饺
手工水饺每日现做现包,阿姨的手法熟练,调馅、搅拌、包皮,动作一气呵成,不一会就包起了一盘。汤汤水水的白胖子出锅,蘸上醋,是家里的味道没错了~
牛肉鸭血粉丝
牛肉鸭血粉丝很符合合肥人的重口味,咸辣适宜,分量实惠,红亮色泽泛着油光诱人食欲。
牛肉入味而有嚼劲,鸭血软嫩还能看到气孔,一口咬下去会有在口腔爆浆的感觉,剥开重重配料,才能见到藏在底下的粉丝面目。
除了这些,土豆丝、千张结烧肉这些家常菜,也在这里的美味清单里,配上一碗白米饭,就是老饕们的幸福时光。
没有人天生是英雄
只是因为有人需要
是责任心和初心让樊叔叔
矢志不渝的始终坚持如一
为这个城市带去了温暖和正能量
樊燕仓爱心小吃
地址:五河路与双岗老街交叉口北50米
电话:13505698027
查看更多 网友热评